您现在的位置: 雷小明教授个人网站 >> 周围血管病 >> 深静脉血栓 >> 正文

肺栓塞

    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并发症,肺栓塞又是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肺栓塞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肺血管严重阻塞引起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甚至休克;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1/3患者)和右心功能不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氧合障碍;出血性肺不张合肺梗死(极少见)等。  
    肺栓塞后,抗凝治疗是目前最基本的治疗方案,在抗凝时,一定要足量、规律。

    对于严重肺栓塞患者,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介入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溶栓治疗可使血栓溶解、改善灌注,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改善休克患者预后,降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
    临床溶栓治疗指征包括有:
   1、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可能发生不可逆性休克者,应尽快溶栓;
   2、出血风险小且无低血压的中高危患者可以溶栓,但具体情况取决于肺栓塞严重程度、出血风险和预后评估;
   3、大部分患者不推荐接受溶栓治疗。
    肺栓塞溶栓方式与剂量,是通过外周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而非置入肺动脉直接给药。低剂量溶栓不仅适用于我国,亦可能适用于高体质指数的欧美国家。截至目前为止,关于肺栓塞的治疗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因此,溶栓指征、溶栓方案的再评估、二次溶栓、新型溶栓药物、是否需要长期随诊及成本效益等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探索。

这是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网站 今天刚刚开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公益活动,还有对于周围血管病及各种疾病的见解和想法。

感谢各位朋友的访问,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电话:13513312206

工信部备案号:冀ICP备16020441号-1

医学观点

奇迹病例

特殊病例

行医经历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