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雷小明教授个人网站 >> 周围血管病 >> 脉管炎 >> 正文

脉管炎的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皮肤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进行性狭窄以致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坏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有

疼痛

——疼痛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突出的症状

    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刺、烧灼、麻木等异常感觉。随着病变发展,肢体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即出现缺血性疼痛。轻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重者即使肢体处于休息状态,疼痛仍不能缓解,称为“静息痛”。此时疼痛剧烈、持续,尤以夜间为甚。患肢抬高疼痛加重,下垂后则略有缓解。患者常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下垂于床旁,以减轻患肢疼痛,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体位。一旦患肢发生溃疡、坏疽、继发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发凉——皮肤温度降低,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发凉的程度加重,并可出现动脉闭塞远端的肢体皮肤温度降低。

皮肤色泽改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缺血常使皮肤颜色呈苍白色,肢体抬高后更为明显。

   临床可采用指压试验、肢体抬高试验、静脉充盈时间等试验了解肢体循环情况。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40~50%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可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急性发作时,肢体浅表静脉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和压痛。2~3周后红肿疼痛消退,但多留有色素沉着。经过一段时间,相同部位或其他部位又可重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尚未出现肢体动脉搏动减弱和肢体慢性缺血征象时,已经存在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因此,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也被看成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前驱表现。


肢体营养障碍

——患肢缺血可引起肢体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皱裂;汗毛脱落、出汗减少;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肌肉萎缩、肢体变细。

    严重时可出现溃疡、坏疽。溃疡、坏疽常先出现在趾端、甲旁或趾间,可因局部加温、药物刺激、拔甲、损伤等因素诱发。开始多为干性坏疽,继发感染后形成湿性坏疽。根据溃疡、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Ⅰ级溃疡、坏疽局限于趾(指)部;Ⅱ级溃疡、坏疽超过跖趾(掌指)关节;Ⅲ级溃疡、坏疽超过踝(腕)关节。


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根据病变累及的动脉不同,可出现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尺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但需注意,约有5%的正常人足背动脉先天性缺如而不能扪及搏动。
坏疽和溃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这是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网站 今天刚刚开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公益活动,还有对于周围血管病及各种疾病的见解和想法。

感谢各位朋友的访问,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电话:13513312206

工信部备案号:冀ICP备16020441号-1

医学观点

奇迹病例

特殊病例

行医经历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