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雷小明教授个人网站 >> 学术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药物溶栓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一、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提高,发病逐渐增多,60岁以上的患者更为多见。
※ 根据我国调查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达79.9%,61~70岁为87%,70岁以上为100%,男性多于女性。
※ 病变可累及四肢动脉,以下肢多见且病情较重,而上肢病情较轻。
※ 发病部位最常见于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等,病变较为广泛,可有节段性加重。
※ 多双下肢同时发病,但多数表现一侧明显。
※ 患者多伴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脑动脉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

三、药物保守溶栓治疗
1、优势明显
⑴、
目前已经是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⑵、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病治疗专家雷小明教授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即中西结合慢性溶栓疗法。
① 这一疗法适用于所有动脉血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
② 通过对患者的跟踪回访发现,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方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肯定,尤其是远期效果更为突出。
③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治疗一侧肢体动脉闭塞时,有效防治了另外一侧肢体的动脉闭塞
对合并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多脏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治疗也有着明显的效果,
具有明显改善心、脑、肾的供血,降低脑梗塞、心绞痛发生的作用,中西结合慢性溶栓疗法应用与临床多年,已经使很多老年患者受益。
雷小明教授曾对348例未接受过手术治疗、均属于下肢严重缺血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其中无足趾坏死的Ⅰ、Ⅱ期患者中,仅有3例截肢,其余均预后良好,肢体得以保全。
在对13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缺血Ⅲ期(肢体坏死)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中,保全肢体者为97例(保全率74%),明显优于了手术治疗。
2中西结合慢性溶栓疗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案优势,
还体现在手术后血管再堵塞的溶栓治疗上。
临床采用介入支架治疗后再堵塞、人工血管搭桥术后再堵塞的患者并不少见,在手术的成功率较低,选择溶栓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保住患肢。
一位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曾先后3次采用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均失败,北京多家大医院认为只能截肢,但患者年龄较大拒绝截肢,后经慢性溶栓疗法保守治疗后,患者不仅保住了肢体,而且5年后复查,下肢动脉血管再通良好。
由此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明显的远期疗效,是手术所不能达到的。

这是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网站 今天刚刚开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雷小明教授的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公益活动,还有对于周围血管病及各种疾病的见解和想法。

感谢各位朋友的访问,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电话:13513312206

工信部备案号:冀ICP备16020441号-1

医学观点

奇迹病例

特殊病例

行医经历

微信关注